建筑物或構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時,需開挖基坑,進行施工降水,同時要對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線進行圍護及監測,確保正常、安全施工。這項涉及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監測、應急等內容的綜合系統性工程稱為基坑工程。接下來,云南晨功建設小編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基坑支護的幾種常見結構形式,一起來看看吧。
1、支護結構
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圍護墻、支撐(或土層錨桿)、圍檁、防滲帷幕、降排水等結構體系的總稱。
2、深基坑
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極其復雜的工程。
3、基坑安全等級:三個安全等級
一級基坑:
(1)軟土地區基坑開挖深度大于8M。
(2)支護結構作為主體結構的一部分。
(3)在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有重要建(構)筑物或需嚴加保護的管線。
三級基坑:
開挖深度小于5M,且周圍環境無特殊要求。
二級基坑:
除一級和三級以外的基坑。
4、基坑支護結構形式
1)放坡開挖(坡率法):
利用土體自身的強度保持邊坡不發生坍滑、移動、松散或不均勻下沉,達到邊坡穩定。
一般適用于雜填土、粘性土或粉性土,且環境條件允許的基坑。
2)土釘墻:
由被加固土體、設置于土中的土釘體和掛鋼筋網的噴射砼面板等共同作用形成的補強復合土體。
一般適用于:
(1)稍密至中密狀態的粉性土、砂土;
(2)密實的碎石土層;
(3)堅硬狀態的含礫粘性土及風化巖層;
(4)可塑至硬塑狀態的一般粘性土;
(5)素填土、人工雜填土;
以上土層安全等級為二、三級的基坑。
注意:土釘墻在軟粘土中(塘泥、淤泥、淤泥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等)要嚴格控制,特別是周圍環境要求較嚴的基坑。
3)復合土釘墻
土方開挖前施打水泥攪拌樁、振動灌注樁、鋼板樁、木樁等,然后按土釘墻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4)水泥重力式擋墻:
水泥攪拌樁(旋噴樁)采用格柵形或連續形布置形成重力壩墻。
有時增加砼樁、鋼板樁、毛竹等,以增強擋墻的強度。
適用于場地較開闊、坑深不大于7M 、輪廓較大、軟弱地層的基坑。
注意:對于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層,應通過試驗確定其適應性。
5)樁墻式支護結構:
由圍護墻及支撐系統組成(懸臂式、內撐式、錨拉式)
圍護墻:排樁式(鉆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人工挖孔樁、板樁、鉆孔咬合樁、SMW工法等);
墻式(現澆或預制的地下連續墻)。
樁墻式支護結構:土質的適用性較強。
6)內支撐與土層錨桿
(1)內支撐:鋼筋砼支撐﹙永久鋼筋砼結構支撐、臨時鋼筋砼支撐﹚、鋼支撐、鋼與鋼筋砼組合支撐。
形式:對撐、桁架式對撐、角撐及內環式支撐。
構造:壓頂梁、圍檁。
(2)土層錨桿
形式:鋼絞線、高強鋼絲或高強螺紋鋼筋,并宜施加預應力。
適應范圍: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層,不宜用于淤泥及淤泥質土層中。